欢 迎 光 临:
http://70blog.tyblog.com/index.shtml
这就是我
最新公告
站点日历
<<  < 2011 - >  >>
1 2
3 4 5 6 7 8 9
10 11 12 13 14 15 16
17 18 19 20 21 22 23
24 25 26 27 28 29 30
站点登录
最新日志
最新回复
最新留言
我的相片
我的好友
我的群组
 日志搜索

友情链接
其他信息


·回味“70年代人”成长史     -|70blog 发表于 2006-9-19 14:22:00

    1、经典对话
    ——你吃没吃过那种糖、学校发的、打肚子里的虫子的……
    ——宝塔糖!红的绿的,我小时候可盼望肚子疼啦:)……

  2、三八线
  那时候小男生和小女生“授受不亲”,同桌的男女生在课桌中央(当然一般都 偏向女生一侧)划一条线,名曰“三八线”,即男女双军事停火线。

  3、玻璃球和弹弓
  那时候小男生没有现在的男生玩的遥控汽车和奥特曼,只有一些非常简单却趣 味无穷的玩具,比如玻璃球和弹弓。

  4、跳皮筋和踢键子
  那时候小女生没有现在的女生玩的巴比娃娃和艾昨熊,不过玩起跳皮筋和踢建 子来也其乐融融。

   5、挨打
  一个1975年出生的哥们儿说:“没挨过打的童年是残缺的。”这话立刻引起我 们五彩缤纷的回忆,其中一个很少挨打的,居然面露惭色。

  6、看图作文
  “小明把用剩的铅笔头扔掉了,小红捡起来说:‘套一个钢笔帽还可以接着用 !’”那个时候,我们都写过这样可爱的东东,铅笔套着钢笔帽的行为流行一时。

  7、听老山英雄做报告
  一个关于“理解万岁”的感人记忆。

  8、早恋
  八十年代人的早恋与性有关,七十年代人的早恋是感动。

  9、俏黄蓉翁美玲
  活泼俏丽的黄蓉是我们童年的写真,今天与其说是我们在看黄蓉,不如说是在 追忆当年的自己。

  10、小马哥
  那时候我们迷小马哥不亚于现在的孩子们迷F4,用百元大钞点烟的小马哥永远 比《流星花园》里钱堆里长大的阔少值得信赖。

  11、米老鼠唐老鸭
  晚上6点半吵着看一半米老鼠唐老鸭,再赶着去上晚自习恐怕是那个时候孩子们 的日常功课之一(大部分是在别人家看)。

  12、校园民谣
  校园民谣好像是特为七十年代人量身打造的歌曲。“那时候天总是很蓝,时间 总过得太慢,你总是说毕业遥遥无期,转眼就各奔东西。”

  13、写信
  八十年代出生的人永远不会懂得邮票正贴、倒贴、倾斜45度分别代表什么含义 ,但七十年代出生的人懂。他们每个人还至少掌握两种信的叠法,但可惜七十年代生人 现在也发邮件不写信了。      
  
    14、汪国真的诗
  汪国真的诗曾经是毕业纪念册上最流行的话语,还有三毛、席慕容、北岛、顾 城等,这些名字恐怕现在的年轻人从来没听说过。

  生于七十年代的我们,是最后一拨这样的人:

  是最后一拨对这样一句话耳熟能详的人--“为革命--保护视力,眼保健操 --开始……”;
 
   是最后一拨男女生明明互有好感,却故作嫌恶状,在课桌上刻三八线的人;

  是最后一拨在小时候写作文时,言必称--“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……”或 “改革的春风……”之类的人;

  是最后一拨学校开会一冷场有事没事就开唱“没有花香,没有树高“

  是最后一拨这样的女孩子--春风越吹越暖,明明早就心痒难搔,却硬着头皮 按兵不动,互相观望,最后都快放暑假了,实在熬不住了,才约好第二天同时穿裙子, 谁说话不算数谁是小狗;

  是最后一拨在接受计算机启蒙教育时,还见识过BASIC语言的人;

  是最后一拨有过小时候要到别人家看电视,死活赖着不肯回家,被爸妈打的经 验的人;      
 
    是最后一拨过六一节还必须找齐了白衬衫、蓝长裤的人;
 
   是最后一拨和泥巴、过家家、弹弹子、拍画片,背着军用水壶,揣着茶叶蛋春 游的人;         
    是最后一拨在小学劳动课上还去打扫厕所、捉苍蝇老鼠的人;
  
    是最后一拨对五讲四美三热爱倒背如流,但始终也没搞清楚什么时候才能练成 四有新人的人;     
    是最后一拨告诉自己,要有理想有信念,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,走在路上看见 方格子地砖想着跳房子,跳橡皮筋的时候唱“我爱北京天安门”,每个月存5元指望小学 毕业去看天安门的人;
  
    是最后一拨看过黑白小人书《岳飞》,《丁丁历险记》,《烈火金刚》,《七 剑下天山》的人;    
    是最后一拨享受过最纯最动人的日本动画片,到八十岁仍能张口就来一段《铁 臂阿童木》主题歌,到九十岁仍记得《森林大帝》里的小狮子LEO、花仙子和李嘉文、咪 咪、来福、娜娜小姐、蓝精灵和格格巫、龙子太郎、一休和小叶子、新佑卫门,自认为 曾看到过最好的动画片的人;
  
    也是最后一拨享受过品质最佳的国产动画片的人--《九色鹿》我们看一回感 动一回,《天书奇谭》让我们第一次明白了狐狸精是什么东东、《大闹天宫》让我们初 具审美情趣,《没头脑和不高兴》寓教于乐,《大林和小林》够曲折,《哪吒闹海》豪 气冲天。
  
    是最后一拨当年在看了《排球女将》后,逢中日排球赛就紧张万分,生怕日本 队真练成了睛空霹雳、流星赶月,抢走中国女排的五连冠的人;
  
    是最后一拨看全了山口百慧的《血疑》系列,天天查看自己手臂上有无红点、 担心自己也得白血病的人;(呀,怎么尽是日货,不好意思,不过,当年的哈日族可真 比现下的心境纯明多了。)       
    是最后一拨有幸目睹过香港无线的诸多武侠剧的人--当时是小学的年纪吧, 再小一点的就看不懂了。看《射雕》里的翁美玲让我们把早逝的她奉若神明,《绝代双 骄》又让我们成了梁朝伟的终身影迷。那个时期的金剧和古剧前无古人、后无来者。
  
    是最后一拨还曾为费翔意乱情迷,深深同情他白白地担了大兴安岭火灾罪责的 现在还算是年轻人的人;
  
    是最后一拨在中学毕业时都要含着眼泪唱小虎队的《骊歌》中的“南风又轻轻 地吹送,相聚的光阴匆匆……”和《再见》中的“请相信我们明天一定会再见,就像白 云离不开蓝天……”的人。        
    只要你生于七十年代,且头脑健全、发育完全、在社会主义的温暖阳光下茁壮 成长过,相信你一定能对以上的文字产生共鸣 .

[阅读全文 | 回复(0) | 引用通告 | 编辑]

  • 标签:70年代 成长 
  • 发表评论:
    天涯博客欢迎您!